你的第一次报价再低,采购商也会继续压价,这是套路。价格谈判,和采购商周旋的过程往复循环,如何在价格谈判的过程中占据一定优势?
为什么我们接受了客户的价格,客户却跑了?
1.接受晚了,客户已经跟其他的供应商达成协议
2.客户只是来打听价格,确认了价格好压原有供应商的价格
3.问价格只是做样子给老板看,其中有潜规则
4.客户只是转达意见,自己并没有决定权
5.其他的可能性也有,例如,同行套价格,这种方式难以判断。
现在绝大部分的报价都是这种模式:
A. “西欧式报价”: 给出一个有余地的报价,然后给客户一点点的去降,一直到成交!。(较普遍,符合人的价格心理)
B. “日本式报价”: 直接给出最低价,引起买家的购买兴趣。
了解了这些,可以见招拆招。 很多人不明白,如何去做,其实很简单,分析出可能性,提出解决办法,然后一条一条的试,不要在意客户是不是理你,客户很忙,在你找到症结之前可能他是沉默的,一旦你试探出了问题所在,客户就会被激活,成为你的宝藏。
如何回复询盘及报价?
给客户报价时通常都会包含着些信息:
1. Product 产品名称;
2. Price价格:FOB价格或者是CIF价格。
3. Period Of Validity 价格有效期:客户能够掌握时间,也为以后的跟踪埋下伏笔。还有就是如果有了有效期,客户出了有效期还不下单,就说明至少这次没有合作的可能了,你也不用那么煎熬的等待了。
4. Payment Method 付款条件:付款条件是一种成本,如何影响客户的决定呢?
5. Package包装情况:这个因素用来同行比较,或者跟当地产品比较
6. Period Of shippment交货期
7. Parameters Of Goods 主要的质量参数,或者产品等级:这个也是对价格的一个设定,如果不表明这个条件,客户提出用低等品的价格成交优等品,你接吗?
8. Advantage 优点:样板工程,独特优势,亮点相关……这部分是为了突出我们产品的特性,即便价格稍高,客户也能斟酌接受。
对与公司产品有关的资料、说明书、广告研讨,熟记,同时收集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资料、说明书等,加以研究、分析,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真正知己知彼,采取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