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第三期如约而至,据多位参展商反馈,中国服饰出口现在内外承压,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带来的压力不小。设计、工艺、品牌等都将成为发力海外的法宝。
来自泉州市一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林先生说,与晚年相比,今年广交会的人流量有明显减少。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在广交会上拿大订单比较难,整个外贸出口呈现订单小的趋势。一方面在于整个大环境的疲软,海外整体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在于生产成本的增加,“仅就人工成本而言,中国是东南亚的5倍。更不用提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一些订单正流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
另外,对于大订单,企业接单也越来越谨慎,因为原材料与用工成本的因素,都将制约企业利润空间,遇到一些大订单,有的企业宁愿不接单。而在小订单的获取上,中国外贸企业还是具备优势。“比如800件服装,在中国生产还是有利润,但是在东南亚根本做不了,因为他们连纱、线等都需要进口。”林先生说道。
面对传统OEM遭遇的生存危机,中国服饰出口企业也正在展开积极“自救”。许多制造企业开始尝试品牌化的道路。
来自浙江的一位参展商表示,相比中高端服饰,低端服装出口承受的压力更大,他们公司正在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不断在设计、工艺上出新。在本届广交会上,该展商推出的新颖时尚的服饰也得到外国采购商的青睐。
针对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问题,林先生认为,目前跨境电商是很火,但是行业发展还没到一个很庞大的状态。作为一个制造商,其优势在于生产,他更愿意做好产品。“因为跨境电商也是需要货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跨境电商的行业,我们也可以做好这部分卖家的供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