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春季广交会时,一位美国采购商被多位展商指认为“骗子”,抓了个现行,引发骚乱。
据称这位美国采购商从2010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外贸圈行骗,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春季广交会上就至少有十家外贸企业被骗过,受骗金额大小不一,其中有个中国展商就被骗了300万。
最近,“美国骗子”事件有了新动态了!
事件受害者之一揭阳致远公司更爆料称这个“美国骗子”背后的老板可能国内的人!
事件详情回顾:
2017年5月4日,“美国骗子”在广交会展馆内被供应商捉到现行。被骗供应商表示:“找了他两天终于找到了,没想到他竟然还敢来!”
上述“美国骗子”是一位常年参加广交会的美国采购商,据展商反映,其公司名为J-L footwear 和 CRUNCH FOOTWER BEAM INTERNATIONAL。
此人的操作模式一般是先忽悠供应商自己公司的规模,下N多个订单,然后订货时实行流氓条款,以提单在供应商手上为由,故意说会延迟三四个月提货,收货后就拖着一直不付款,玩失踪。有供应商通过在他的ins上闹才追到了货款。
时隔大半年,秋季广交会即将落下帷幕,但“美国骗子”事件却并未落幕……
大部分供应商并没有拿到货款,甚至可以说求告无门。
“目前骗子已经回国了,不知道什么过来,如果直接起诉的话,成本又太高了,美国打官司是按分钟收费的。”一展商表示。
广交会里的骗局,你中招了没?
由于广交会声名远扬,往来的客户、展商相对较杂,尤其是境外采购商,只需在境外拥有公司,就可以进展采购,但这样的一个低门槛,时常会引发一些意外,
例如上述的“美国骗子”事件。
本次秋季广交会期间,有个土耳其客户第一次合作,就订了一个高柜并且付了30%的订金,看上去相当靠谱。货物是2016年出的,付款方式是见提单副本。
当时有了提单副本工厂就立刻给客户查看了。但一个星期过去了,客户没有提货,也没有提尾款的事。随后工厂用邮件对客户催促提货及尾款的事,客户一直拖延。据了解,土耳其的政策是到港后45天买家不提货,当地海关会进行拍卖。这样一来,买家会让供货商将货物打折给他,不然就一直不取货。
这类的事件经常发生,而且采购商会反复使用这样的骗术,总会有供货商入局。
一般来说,外贸欺诈事件都是通过邮件的方式居多,尤其是在广交会参展之后,积累的订单,因为目前国内出口外贸市场不好做,订单很难成,一旦有订单,工厂往往愿意冒险一试,出现的问题也挺多的。
“尤其是浙江、江苏一代,老板很大胆,一心想着订单,很多时候在不确定采购商是否存在信任度时,就给客户发货。最终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不无故说货物有问题要退货(退货成本高),要不就是直接不付尾款。”
除了采购商的“坑”之外,供货商有时候也会很“坑”……
一个参展商说道,当时,这个采购商在惠州找了一家工厂,下了8万美金的排插定金,两个月之后,他询问那家做灯具与排插的工厂,产品是否可以如期交货,但得到的答复是停产没生产。
一再追问之后,工厂方表示自己知道采购商在另外一个灯具工厂下了20万美金的订单,工厂让采购商将那20万美金的订单也给自己做,不然工厂就不生产产品。
另外,部分供货商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已经有不少非洲、中东地区的采购商表示,经常受到展商的轻视,展商往往对欧美地区的采购商很热情,介绍产品也相当详细,但一面对他们,总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总认为他们会在价格上斤斤计较。
由广交会骗局引发的思考
传统外贸时常并不太景气,一旦有订单,工厂往往愿意冒险一试,这也导致出现诸多问题。
此前,中国商务部也发布警示,由于之前驻埃及使馆集中接到中国公司多起投诉,主要涉及埃及公司在贸易过程中恶意拖欠货款、赖账或进行经济诈骗活动,给中国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希望国内供货商提高警觉,加强防范意识。
外贸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多少供应商盯着,既然大家都想争夺,在产品实体相似的情况下,供应商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容易引发“恶性价格竞争”。甚至一些供应商为了吃到“蛋糕”,不要预付款或只收象征性的预付款,顶着高风险去做生意。
当然,除了供货商签订单迫切的心理之外,外贸交易出现“陷阱”,最大bug还是外贸流程自身存在的漏洞有关。
正常流程是先合同、定金、出货、寄提单副本、付款,寄正本提单。另外也有信用证、DP等方式,不过就算流程再严谨,也会有漏洞,更何况这个流程本身就不严谨,这等于要诱惑采购商犯罪。
防火防盗防被骗,哪种才是最佳方案?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外贸也是如此,常年与海外采购商打交道,总会出现纰漏。这就要求供应商在每次交易前做到谨小慎微,提升防范意识。
作为进出口贸易最大交易场所——广交会,也应该提高准入门槛,做好应对措施。
广交会在资源方面存在便利性,大会应该提高准入门槛,从进出口征信体系方面的记录,比如出口本来就有个征信宝,工厂可以申请这些征信宝,对新客户做个征信调查,这样的举动其实是确保企业的安全。
另外,广交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广电商,如果将这个平台和征信挂钩,可以相当便利的查看采购商是否存在黑名单的信息。只要采购商在其中一届广交会上涉嫌欺诈,那么将列入黑名单,无法进入展馆。或者有一个公众供稿的平台,所有的工厂连成一张网,只要有采购商在一家工厂处违规,货款未支付,所有工厂都能收到这样的信息,这样也能防止出现欺诈行为。
其实工厂无法识别采购商是否属于诚信商人,说法与实际是否存在出入,这些都无法判断,广交会也可以在采购商证件上下一番功夫,例如颜色、星级等,便于工厂可以通过牌子了解采购商的采购量、金额、诚信等信息。
另外,被骗的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向商会反映,避免更多人受骗。“商会一般会有专门的法律部门,他们先去收集各种证据、素材,研讨事件的对错,然后介入当地商学会或者当地政府,或当地工商联,给企业更快速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知其他会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告诉会员单位第一时间怎么处理。
大家在广交会接单前,上网搜索对方公司的信息,公司存在了多少年,公司网站存在了多少年;在没收到全款前绝不放B/L;太过复杂的的付款方式往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