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知识导读(之二):跨境便利时代,跨境贸易还需要报关行吗? []
2016-06-07



【导读】作为中国外贸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跨境电商的指数级增长为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扳回一局,而其少量多样高频的碎片化特性也催生出大量的通关需求,报关等贸易服务行业理应具有更多的市场机会,但在中非经贸港看来,真实的情况却未必如此。

告别纯中介 从解决外贸企业的核心痛点开始


囿于自身体量的局限,中小型外贸企业往往在跨境物流、收付汇、融资贷款等方面缺乏议价权,也为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财务成本。


无论是传统贸易还是时下正时髦的跨境电商,外贸企业的需求较之以往更复杂也更多元,不仅要出得去——有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和物流服务,还要回得来——有更快捷阳光的结汇和退税服务,不仅要易获得——有简便易获得的操作流程,还要全掌控——有透明公开的清晰流程。


在贸易成本普遍高企、利润普遍偏低、外贸出口比较优势逐步下降的今天,能否为外贸企业解决以上“核心痛点”,为其实现降本增效,将成为关务企业成功变身与否的关键。


无独有偶,中国政府在去年提出,贸易服务企业可以把通关与贸易、融资、退税以及物流、保险整合为“一条龙”式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打造外贸基础生态圈和产业集群助力外贸转型升级。


这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服务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而对传统的报关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潜在竞争者,他们提供的服务具备更好的综合性。


因此,对于传统的报关企业而言,只拘泥于过去单一的一种或几种业务将难以生存,伴随外贸企业需求的日渐多元,通过互联互通,提供更加容易获得和更加综合性的中介服务是企业继续存在的关键因素。



“综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整合“生态圈层”


不过,“综合”并非易事,“告别传统报关业务,转而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首先需要强大的资源协同能力。”在孙晓青看来,“综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要通过外贸供应链上各方资源的优化整合,最大化的节约资源,协同实现成本效益。


跨境贸易综合服务的要义在于整合报关企业、物流商、金融机构,并协同海关、商检、国税等政府相关部门,搭建一套全新的供应链系统,打造跨境贸易的基础生态服务圈和产业集群,在助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完成关联企业的自我转型蜕变。“这也是宏坤主动打破现有市场格局,集结二十年来外贸服务积攒的优势资源,率先于全国范围内搭建“绿道——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的初衷。”


绿道正是基于全球外贸供应链服务大数据协同,将国内外贸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与各国关务系统整合连结,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全球化、本土化的贸易后端服务,将通关、物流、海外仓、收付汇、税务、融资、保险各项业务整合串联,通过绿色、安全、合作、共建的共享经济模式,推动外贸产业链上每一个主体享受到贸易便利化的红利。